💎 2020學測考前一週八大讀書心得叮嚀 長庚醫學系第三名畢業 陳品儒學長 💎
各位即將面對學測的學弟妹們大家好:
我是長庚醫學系第三名畢業的學長陳品儒,
在2019年舉辦的六場講座下來,
感受到學弟妹們的熱烈支持,
現場的互動讓我覺得相當的感動,
很高興能夠透過這六場專題演講把我的讀書心得分享給大家。
由於仍舊有許多學弟妹們沒有機會到現場互動,
於是在學測考前約莫一週的時間,
我濃縮了六場演講的重點,
整理成這篇文章供各位學弟妹參考,
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全國的考生。
相信距離考試剩下大約一週的時間,
在這樣的壓力下必定會緊張的,
包括過去的我在面對102學測時,
以及我過去指導過的台大、陽明、北區醫學系的學弟妹們,
沒有一個人在考前能夠一派輕鬆面對這場挑戰,
說「不要緊張」是不可能的,
但在這樣的情緒下,
我們還是能夠做些調適,
讓自己能夠把最後的時間做最好的衝刺。
以下我會針對八大主題進行分享,
這些都是我在102年學測考到74級分的心得,
以現在的自然組四科考試來換算,
我的國英數自總共是60級滿級分,
最後我也會補充社會科的準備方向給需要跨考的學弟妹們參考。
💎一、考前心態調整:
考前練習考古題或是儒林的模擬考時,
常常會因為分數不理想而受到打擊,
希望學弟妹可以換個方式想:
這些做錯的題目,
只要把握考前的這幾天徹底了解,
那麼考試再出到一樣的概念時,
要相信自己就能夠答對拿分!
考前的錯誤不等於考場上的錯誤,
考前的錯誤是幫助你找到盲點,
讓自己能夠再做最後的衝刺!
在讀書的時間安排上,
我通常會對應學測考試的時間來安排讀書,
像是學測第二天9:20-11:00考數學科,
我會安排差不多的時間做數學的複習;
至於其他時間,像是7:30~9:20,
我會安排我的弱科做複習,
像是地球科學或是社會科,
(過去品儒學長我還要考社會科)
並且讓自己每兩天為單位做複習,
更能夠讓自己的腦袋在特定時間熟悉該科目。
💎二、歷屆考古題熟練再熟練:
進入考前一週的時間,
除了儒林的複習考外,
千萬不要再做額外的練習題了!
(如果不是儒林的考生,
那麼就直接寫考古題,
其他不具指標性的考題參考價值太低,
反而會耽誤各科複習的時間)
每年大考都會有一定比例的考古題重複出現,
雖然不見得是一模一樣的敘述,
但所要考的概念都會是類似的,
如果過去歷屆試題考過的概念沒有讀熟,
今年再次遇到類似的考題真的滿可惜的。
除了歷屆考古題,
時間允許下,
數學、物理、化學可以再把上課的例題中,
之前比較「不熟的」部分再次複習,
這樣就會比大多數的考生有更扎實的複習了!
💎三、國文作文量不再多,熟練最重要:
相信上過高綺主任作文課程的學弟妹們,
對於高綺主任的作文架構是想當的熟悉了,
在剩下一週的時間裡,
可以運用零碎的時間把自己的文章再拿出來讀過,
高綺主任的粉絲專頁上也有許多範文可以閱覽,
試著揣摩學長姐們是如何將高綺主任的作文架構運用在這些歷屆考題上,
這絕對比起跟風練習來路不明的考題來得有幫助。
(FB: 高綺國文作文家教《高中/重考》)
過去高綺主任指導過的作文,
絕對是考場上最強大的武器,
我在102年學測前也才練過七個題目,
全部在高綺主任的粉專上都可以找到,
連同學測考試我都是運用相同的架構撰寫,
在102學測的〈人間愉快〉拿下22分的高分,
所以在考前作文準備務必熟悉架構的使用,
回想高綺主任上課的內容,
透過學長姐的範文揣摩如何將「不同的作文題目」,
套用到高綺主任所指導的文章與架構。
而學測考試時,
也務必「仔細審題」,
並且連結高綺主任的架構,
如此30-40分鐘處理完長篇作文就不會是問題,
而且分數也會有一定的水準!
💎四、國文科選擇,教材讀七遍:
在國文科選擇的部分,
請務必把高綺主任推薦的教材繼續複習到七次,
體會編者是如何分析國文選擇不同題型的解題流程,
特別是最令考生頭痛的文意、閱測、填空題型,
這些題型考的只是解題邏輯,
不用額外的記憶,
只有一週的時間也是可以衝刺的。
其他國學常識與字音字形字義的部分,
剩下一週的時間,
把考古題考過的內容熟讀就夠了,
千萬不要刻意額外延伸。
💎五、英文科四千單字再複習:
學測的英文不像指考單字量會考到七千單字,
基本上四千字(~level 4)就足以應付,
先求歷屆試題第一大題每個選項的單字都弄熟,
克漏字常考的片語或介系詞再次複習,
文意選填、閱讀測驗則是熟悉解題邏輯,
至於作文的部分考前也不必寫額外的新題目了,
把過去針對不同題型作文的筆記拿出來複習,
能夠熟記、進而活用絕對比起寫新的題目重要。
💎六、數學科公式定理總覽:
數學考試最怕的就是考試當下遇到新的題目,
不曉得要從何下手,
數學比較沒有把握的學弟妹,
可以針對歷屆考題中錯誤的題目,
回去對應單元的教材再次複習,
熟悉公式定理的定義、
以及儒林的老師在例題上是如何使用,
畢竟老師的例題都是精挑細選過,
囊括了大考會命題的要點,
只要熟悉老師在例題的解題思路,
對於解題上絕對有幫助,
而這也會是考前補洞最佳的方式。
如果不是儒林的學生,
也可以參考這種方式參閱課本或補習班的教材,
但單科班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參雜過多段考型難題,
就不建議逐題將上課例題演練,
會太浪費時間,
而且單科班教材例題的挑選上,
掌握考試趨勢上仍舊不及儒林的資源,
因此建議熟讀考古題即可,
會比較節省學弟妹的時間。
歷屆試題都熟悉後,
可以翻閱數學課本或是講義的目錄,
回顧高中數學所學過的每一個公式定理,
當考場上遇到不熟悉的考題時,
學弟妹們還能夠從過去所學的單元中逐一刪除,
推敲可能要考的定理與概念。
💎七、自然、社會考科,再次地毯總複習:
物理和化學考科基本上過去以指考的程度複習,
在計算考題上絕對不是問題,
只要考古題練習時寫的都順手,
這些記憶不太會流失,
考前一週複習上可以先補弱科,
有時間再回頭複習物理化學計算題的部分。
但學測物理、化學中還是有些需要記憶的重點,
像是近代物理、生活中的化學都是記憶的部分,
考前再花個時間把重點讀過幾次。
至於生物和地球科學除了考古題的熟練外,
可以針對不熟的單元把課本或講義再讀一次,
目的就是把不熟的重點再次記憶,
也就是針對特定單元的地毯式複習。
地球科學對許多學生來說應該都是自然科的罩門,
能否拿下15級的關鍵考科,
我都會建議對於地科比較缺乏信心的學弟妹,
把儒林的地科講義(一本約30個主題),
每天讀4-5個主題,
在考前做最後一次複習,
複習的要點就是把老師上課的思考流程複習一次,
並且再把老師上課講解的練習題,
揣摩老師解題的邏輯再次複習,
如果過去地科有扎實複習過的學弟妹,
相信考前七天做這樣地毯式的複習,
每天不會花上太多時間的,
而且在大考時,
只要順著老師的思考流程去推敲,
學測地球科學的考題基本上都能夠應付的!
(基本上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生物科、社會科)
至於不是儒林的學弟妹,
可以參考自己過去整理的筆記,
做類似的複習動作,
相信在背科上也能夠幫助自己在考前熟記這些重點。
至於拿出參考書做類似地毯式的複習,
基本上就比較不建議,
坊間的參考書還是資訊量太龐大,
考前的時間比較緊湊,
效益不高。
可能有些學弟妹會要跨考社會考科,
歷史的部分我當時是把儒林上課老師整理的時間年表自己在畫一次,
透過時間軸彙整年代的大事件,
歷史不外乎是人、事、時、地、物,
對於每個朝代或是重要世紀都要有能力辨別;
地理科的話專有名詞考前務必再次釐清,
通論地理學的扎實,
區域地理的題目倘若考試前沒有記熟,
多少能夠透過推理來解答;
公民與社會基本上也是有許多專有名詞的考科,
不同名詞的定義以及之間的差異會是考試的重點,
我是透過考古題的練習搭配上課老師的分析做複習。
因為社會考科上課的講義內容相當精要,
該有的重點都有,
考前一週我一樣把老師的講義分散在一週的時間內複習完一輪。
必須說考前一週的時間相當緊湊,
要能夠做到地毯式複習,
教材夠精要才有辦法做到,
同時也必須搭配過去對於這些教材有扎實的複習過多次,
考前背科的地毯複習才會有效率。
💎八、考場作答時間調整:
在考試時切記學弟妹們面對的考題絕對是新的,
換句話說寫起來絕對不如歷屆試題順利,
畢竟歷屆考古題在過去老師的講義裡面多少會出現過,
寫起來多少會有點印象。
但也不要擔心,
即便是面對新的試題,
試著找出過去所讀過的內容,
想想講義裡面哪裡有讀過相關的概念?
或是在歷屆試題裡面跟哪些題目有類似?
這樣多少會對解題有幫助。
另外就是解題上,
萬萬不要因為一些難題而耽誤解題的速率,
可以先跳過這些題目,
先完成70%能夠處理的內容,
再回過頭來想剩下30%的考題,
如果因為幾個難題耽擱了時間,
導致最後寫不完考卷,
滿吃虧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考前小叮嚀,
如果學弟妹們看完文章仍有其他問題想要延伸討論,
可以透過留言給我,
我會盡量在網路上集體回覆給全國的考生,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夠給予學弟妹們幫助,
讓學弟妹們在考前最後的衝刺更有方向。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這是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學弟妹請相信高綺主任在作文與課業上的輔導、
以及自己過去的努力,
並堅持剩下一週左右的時間,
為自己的夢想再衝一下,
祝福各位學弟妹也能跟我過去指導的台大、北區醫科學長姐們一樣,
考出最亮眼的成績,
現在接力棒傳到你們手上,
為最後一里路全力衝刺,
完成自己的夢想藍圖吧!
PS.學測考後我會再陸續整理一些面試的小叮嚀,
可以後續關注我們的粉絲專頁~
長庚醫學系 陳品儒學長
品儒學長的Email: drprchen@gmail.com
高綺主任的手機/Line ID: 0921015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