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 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 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 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 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 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 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顧炎武〈廉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