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學測作文 | 文章解讀、文章分析、漂流木的獨白

一 、 文 章 解 讀 ( 佔 9 分 )

閱讀框線內王家祥〈秋日的聲音〉中的一段文􏰀,說明:(一)作者對「悲秋」 傳統有何看法?(二)作者認為萬物的心境與四季的轉換有何相應之處?(三)「真 正的聲音」從何而來?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 (三)合計文長限150􏰀—200􏰀。

其實季節是萬物心境的轉換;􏰁日的天空時常沒有欲望,看不見一抹雲彩, 􏰁高氣爽似乎意味著心境的圓滿狀態。春日的新生喜悅,叨叨絮絮到夏日的豐盈 旺盛,滿溢狂瀉;風雨之後,􏰁日是一種平和安寧的靜心,內心既無欲望也就聽 不見喧囂的聲音,此時真正的聲音便容易出現了;􏰁天似乎是為了靜靜等待冬日 的死亡肅寂做準備,曠野上行將死亡的植物時常給我們憂鬱的印象,所以誤以為 􏰁天是憂傷的季節。也許􏰁天的心境讓我們容易看見深層的自己,彷彿這是大地 的韻律,存在已久,只是我們習於不再察覺。

二 、 文 章 分 析 ( 佔 1 8 分 )

閱讀框線內的文􏰀,說明:(一)歐陽脩如何藉管仲的言論提出自己的觀點? ( 二 )顧 炎 武「 自 己 」所 強 調 的 觀 點 是 什 麼 ?( 三 )三 人( 管 仲 、 歐 陽 脩 、 顧 炎 武 ) 言論所構成的文意脈絡,呈現何種論述層次?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 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250􏰀—300􏰀。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 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 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 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 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 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 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顧炎武〈廉恥〉)

三 、 引 導 寫 作 ( 佔 2 7 分 )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驚人雨量,在水土保持不良的山區造成嚴 重災情,土石流毀壞了橋樑,掩埋了村莊,甚至將山上許多樹木,一路衝到了 海邊,成為漂流木。

請想像自己是一株躺在海邊的漂流木,以「漂流木的獨白」為題,用第 一人稱「我」的觀點寫一篇文章,述說你的遭遇與感想,文長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