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解讀(占18分)
閱讀框內甲、乙兩段文章之後,請解釋:燭之武為了達到「言資悅懌」的遊說目的,如何掌握「時利」、「義貞」這兩個重要原則?並分(一)「時利」、(二)「義貞」,依序回答。(一)、(二)合計文長約200—250字(約9—11行)。
甲、劉勰《文心雕龍‧論說》的「說」,並不是指今人所謂「說明文」的「說」,而是指先秦時代縱橫家對君主所進行的「遊說」。他讚美「燭武行而紓鄭」(燭之武出面說服秦伯,解除了鄭國的危難);認為「說」要「言資悅懌」(說的話要讓聽者欣然接納),要能隨機應變,解決問題,所以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分析利弊,講究方法,切合事宜,掌握「時利」(有利時勢)和「義貞」(持理正大)這兩個重要原則,才能博取君主的認同,以達到遊說的目的。(改寫自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
乙、(燭之武)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二、引導寫作(占27分)
《論語》:「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因材施教,指導子貢以「恕」作為終身奉行的一個字。魯迅則以「早」字來自我惕厲,要求時時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你認為有哪一個字是自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請以「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