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分析(佔9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描述搭火車過山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鄉居的少年那麼神往於火車,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軒昂的車頭一聲高嘯,一節節的車廂鏗鏗跟進,那氣派真是懾人。至於輪軌相激枕木相應的節奏,初則鏗鏘而慷慨,繼則單調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韻。過橋時俯瞰深谷,真若下臨無地,躡虛而行,一顆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黑暗迎面撞來,當頭罩下,一點準備也沒有,那是過山洞。驚魂未定,兩壁的迴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衝進山嶽的盲腸裏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這一連串的經驗,從驚到喜,中間還帶著不安和神祕,歷時雖短而印象很深。(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二、闡釋與表述(佔18分)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闡釋「玫瑰」與「日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就玫瑰與日日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並說明原因。文長限300~350字。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杏林子《現代寓言》)
三、引導寫作(佔27分)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